微信扫一扫
一个展馆储存一段历史
一件物件传承一段文化
国庆期间
鄂州处处“中国红”
张灯结彩的鄂城深处
一个红色收藏馆
藏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悠悠岁月
漫步小屋中 悠悠岁月显峥嵘
“这是新中国年画宣传画,这是抗战时期文献资料,还有改革开放后的各种瓷器,这些都很珍贵”跟随刘仁怡的步伐,走进江城社区普通楼栋里的一间小屋,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型博物馆。
档案史料、书籍报纸、杂志画报、像章徽章、票证邮品、年画宣传画……琳琅满目的“红色物件”瞬间便能勾起一段波澜壮阔的记忆。
然而,这仅仅是一位普通居民——刘仁怡常年居住的家,除了厨房与卫生间外,整个屋子能用的地方都被填满。
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,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,在刘仁怡这“拥挤”的小屋中,都能或多或少寻到相应的踪迹。
“这是日本侵略鄂州铁证,是我在2013年到河南办事的时候看见的,当时就从一位旅客手上买下来了。”每每提起印象深刻的藏品,刘仁怡总会讲到日军军舰当年在观音阁前江域的书作,勉励大家时刻铭记历史,以史为鉴,发奋图强。
收藏至今,刘仁怡这间“小屋”已有上万件红色藏品,虽然繁多又拥挤,但当提到任意一个时期发生的事情,他总能为大家找到相关的物件。
时值国庆,刘仁怡又将家中的红色收藏品仔细整理了一番,把建国时期的书画、资料、老照片等摆在最显眼的位置,供客人参观学习。
二十年坚守 红色初心映华夏
“父亲之前在涂镇开了家布店,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毁,幸亏他逃过一劫,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”,谈及坚持收藏“红色物件”的初衷,70岁刘仁怡总会回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,“后来,为了搜寻日军侵华的种种证据,我便开始了红色收藏”。
刘仁怡收藏生涯从收藏古董开始,源于对历史文化的爱好,他很早便开始了古董收藏,不为升值,只为将好的东西传承下去。
久而久之,刘仁怡发现许多收藏的人都把重心放在了古董上,而一些很难升值的红色经典常被大家忽略,出于对祖国的热爱,有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“红色物件”被他“捡了起来”,代代传承。这也是刘仁怡进行红色收藏的第二个初心。
“红色文化还是要传承,不传承的话这个国家就没有灵魂。我搜集这些东西就是为了今后教育下一代的时候有证据,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”刘仁怡说道。
从一名普通的红色收藏爱好者,到如今成为一位储存红色记忆的学者,刘仁怡先后到北京、武汉、黄石等地开展各种红色主题展,同时他也将一些重要的红色典籍捐赠给博物馆、社区,进行展览,用行动践行初心,用初心赓续红色血脉。
不管是在夏季的骄阳日,还是在冬日的严寒天,刘仁怡20年如一日,不断收下更多珍品……他说怕世人不知详情,埋没了宝贝。
一个物件是一个时代的产物,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。红色藏品的背后是革命先烈为理想英勇奋斗的故事,更是党史教育最生动的素材。铭记历史,方能砥砺前行。